热线电话:010-62530385 13301396967(微信同号) | 首页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a>

刘彭芝是一位事业家

时间:2007-12-29 02:01来源: 作者: 点击:
刘彭芝是一位事业家 读《人生为一大事来》 黄亨煜 有位同事向我推荐说最近教育界出版了一本书《人生为一大事来》,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 女士所书,很值得一读。并认为此书对我研究成功、研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会都有借鉴作用。于是,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彭芝是一位事业家

——读《人生为一大事来》

                                                黄亨煜

 

有位同事向我推荐说最近教育界出版了一本书《人生为一大事来》,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女士所书,很值得一读。并认为此书对我研究成功、研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会都有借鉴作用。于是,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购买了此书。没想到一本从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方面很有深度的专著,我读起来的感觉竟然象在读小说一样:思想深邃而豁达、情节丰富而感人、语言生动而优美,一口气竟然能够读完。

读完后,我看着刘彭芝校长的书中附页上的大幅照片,感触良多。

一、刘彭芝应当称为一个什么“家”?

我首先思考的是应当说刘彭芝称为一个什么“家”?

毫无疑问,谁都知道她是一位教育家,她担任校长七年多来,将人大附中的品牌和教育质量带上了一个国际化的轨道。可是,我觉得仅用“教育家”来概括刘彭芝好象还远远不够,教育家的重点是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用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就可以了,但却概括不了刘彭芝校长象办企业一样敢闯敢为、积极进行外联、开拓的那种类似于企业家的那种外向力、扩张力、改革力、凝聚力和团队执行力!那么,说她是“企业家”吧,毫无疑问人大附中不是企业,企业是以赢利为目标的社会组织,而人大附中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事业单位”。因而,我思考再三,觉得应当称刘彭芝校长为现代型的事业家!她是苦心经营象学校这样的一类“事业单位”的事业家!对了,事业单位也是需要经营的!“经营事业单位”是我在读《人生为一大事来》这本书时的重要启发和感想。经营企业有直接的利润分红和股权激励,经营事业单位没有直接的物质激励,它需要的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一种对事业的奉献精神!

在读《人生为一大事来》这本书时,联想到“事业单位也需要经营”!让我感到兴奋。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缺少的就是这种“经营”,很多人都抱着守株待兔的心情,吃着皇粮,等待着“机会”的降临;而刘彭芝校长就不一样,她是以经营企业的态度和投入去经营一所学校的。

这首先表现在她担当校长之后,冒着被人暗杀的危险和恐吓进行校园环境整理和校内管理制度改革。改变一家企业首先要改变员工的士气。要改变员工的士气首先要改变企业内的制度,尤其是企业内的分配制度,这势必要触犯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因而有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在改革中被殴打甚至杀害。事业单位的改革同样如此,要改变一所学校的面貌,关键就是要对学校原来的管理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就是要触犯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许多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并非是这些单位的领导不知道怎样进行改革,而更多的是不想改革,不想得罪人。刘彭芝当校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冒着生命的威胁,改革学校管理制度,不怕得罪人,为此她收到了要“搞掉她”的恐吓信,并且家中的门也在半夜里被别人用强力胶封死,应当说这种恐吓不单单是口头上的,并且是有行动的!

在这样的一种压力下,刘校长“连死都不怕”靠这种大无畏的改革精神、进取精神顶住了各种压力,将人大附中的改革推进下去,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这不是一般的教师或者学者能坚持得住的啊。这确实让我感动、佩服!并且她做的这种改革并非是基于上级领导的要求,并不是为了保住乌纱帽不得不为之。她进行的这种改革完全是基于一种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一个“弱女子”,连“大男人”都害怕的事情,都敢主动去做并坚持下去,这确实不容易啊。我翻开刘彭芝校长书中所附的照片,长时间地凝视着,希望能从她这张黑白照片中发现一点什么,终于我感觉到她那温和从容的表情中带着刚毅和坚定,我似乎深深感受到她的个性应当是属于那种“外柔内刚”的倔强的个性,还带有些明显的固执和自信。

二、猎才、识才、用才和辨才

刘彭芝在“猎才、识才、用才、辨才”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做法和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自古“得人才者得天下”,要经营一摊事业,就离不开一帮人才的辅助。古语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人才任何事业就难以成功。因此,刘彭芝在人才物色、使用方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是“识才”与“猎才”。要物色人才,首先要识别人才。刘彭芝识别人才有独特的慧眼和嗅觉。《人生为一大事来》一书描述(该书60页到61页):“20034月一位即将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毕业的博士生副教授来到我的办公室,她40岁上下,精力充沛,我仔细问得知,她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近10年,现即将毕业,正面临工作选择。”刘彭芝校长经过简短的交谈后当即建议她来人大附中工作。这位女博士生就是我的同学宋丽波,宋丽波来到人大附中后,不辜刘校长的厚望,在刘校长的支持下,创立了心理咨询室,并且将自己多年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开发成为至今在国内具有独创意义的“灵感与心态调整训练课”,这对调整中学生的心态,开发中学生的潜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事实上根据我后来向宋丽波的了解,刘校长识才有她自己独特的慧眼和手段,并非她书中描述的那么简单。这是长期的人生经验的积累和人生修炼的结果。象宋丽波这样的通过偶然的工作机会结识的人,被刘校长的事业憧憬所吸引过来的何止一人!

其次是“辩才和用才”。人才的价值在于使用。刘校长刚担任校长的时候,人大附中有七个各有特长但有争议的教师,在此之前一直得不到重用,但在刘彭芝担当校长后,将这七个有争议的人称为“七颗星”,一一得到信任和重用,这几个老师一个“把人大附中的交响乐团办成了全国一流的水平,多次捧回全国一等奖”;一个负责电教,“拍摄的各种故事片多次获奖,还设计了国内领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等等,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为人大附中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七位有争议的教师,两年之后,竟然有五位被全校教师推选为“特殊贡献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真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本事的人往往个性也强,“好校长应当知人善任”“应该记人之功,容人之过,用人所长。”“一个学校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让他腾,是虎就得让它跃”,“发现不了人才是水平问题,而浪费人才就是品质问题”。刘彭芝的这些人才观点和用人实践对于其他各个行业都有启发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三、用憧憬凝聚团队、激励团队

 目标是凝聚团队的有效武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教授在他的名著《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共同的憧憬”,认为要凝聚一个团队的力量必须靠共同的憧憬。刘彭芝校长深得其中的奥秘。1997年她接任校长后随即就提出了人大附中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人大附中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世界名校。

“国际一流,太狂了吧!”“太不现实了!”当时有许多教师反对和怀疑。刘校长认识到,学校“定位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于是,结合国内、国际的形势展开了反复的上下讨论,终于初步统一了大家的认识,这为人大附中后来一系列的改革,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基础。

目标明确后,就要凝聚团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着大家来共同奋斗。刘校长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作为学校的一把手,作为一个‘领跑人’,最大的原则是讲团结,最大的本事也是讲团结,没有一个团结的集体,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讲团结,既要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更要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相比之下,这后一点更重要。”

在《人生为一大事来》这本书中刘彭芝生动地讲述了一件她团结了她“第一个需要团结的”人的故事。这个人是她们学校的一位副校长。这位副校长是个非常敬业但也很有个性的人,他过去和刘彭芝同时被任命为副校长,并且比刘彭芝还大几岁。也许是由于没有提他当校长,心中有点不高兴的缘故,在刘校长刚担任校长之初,曾经有一次本来研究决定了的、他也同意了的事情,却拖着没有去做,但当刘校长亲自动手实施后,他又很有意见,认为这是“中间插一杠”,为此非常恼火,大发脾气。为了和这样的一位脾气倔强的专家型领导团结和合作,刘彭芝学会了让步,学会了妥协,最后取得了这位副校长的积极支持,在学校的基建工作中担当了重任,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就是宽容,这就是领导艺术!要学会这种领导的艺术,团结意见不同的人、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人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四、大胆开拓,积极外联

读了刘彭芝《人生为一大事来》,让我感到自愧的是,就是我这个现在正在做企业的人都没有刘彭芝校长那种闯劲和开拓力。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彭芝校长“独闯杰佛逊科技高中”。杰佛逊科技高中是全美最拔尖的公办高中之一,刘彭芝到纽约访问的日程中本来并没有到这所高中访问的安排,但当她听朋友介绍这是一所世界上最好的科技高中之后,就牺牲了自己到在纽约,唯一的一天购物、观光的时间,在事先没有联系的情况下,独闯到这所世界名校,并且还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和对方接成了“友好学校”的关系。具体故事的情节就建议大家读原著了。我感到佩服的是这样的一种类似于企业家开拓市场的闯劲,今天却体现在一位中国名校的女校长身上。这是对事业的忘我精神的一种体现。我扪心自问,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不会有这样的闯劲。我们平常人总是想“我”字想得太多,总是怕伤害自己那么可怜的一点“自尊心”,其实只有那些真正达到“忘我”境界的人,才会表现出一种坦荡,一种无私,一种为了事业奋不顾“我”的精神。这一点,在我们这些知识分子中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

另外两件事情就是在北京和中科院有关机构的积极外联和开拓了。在北京的外联虽然没有“独闯杰佛逊科技高中”那么具有传奇的色彩,但仍然需要对梦想的执着和勇气。要知道企业家的外联是为了企业的利润,而刘校长的外联纯粹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为了为“学生推开了一扇同向世界、通向科学前沿和深处的幸运大门”。

刘彭芝认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梦,要敢于有奇思异想”。刘彭芝校长对有人类基因组计划一直很关注,有次,她的同事带学生去听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杨焕明教授关于“人类基因组的报告”后,她突然想到“这样一个没有书本可以遵循的世界性课题,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介入,会有多大收益。”于是,匆匆忙忙赶到顺义找到杨焕明教授,希望他为人大附中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最后他们的诚意感动了科学家,科学家们终于答应让人大附中派了12名学生参加了人类基因课题的研究共计六个月的时间,在科学家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科研成果,学生们撰写了有专业水准的论文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文一等奖,还参加了在伦敦举办的国际青年科技论坛。

另外一件事就是主动地去找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为人大附中的优秀学生工程出谋划策,并且得到了他们的积极支持,创建了“神奇的虚拟科学实验室”将各种各样在普通实验室里根本无法实现的实验搬到了网上,让学生“利用已知的规律预言并模拟新的物理学现象,并把它转化为奇妙的、形象的视觉图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科学之美和科学的奥妙,从而激发出探索的兴趣和想象、创造的活力。”

其他方面的感想还有好多,比如刘彭芝校长一直是教数学的老师,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古文学功底及全书在写作过程中的流畅的文笔,深刻的教育理念和大胆的教学改革实践都很让人佩服。另外,刘校长在教学改革方面引入的“创新思维”也非常的有成绩,但限于我本人并非是教学改革的理论家或者是实践者因而无法作出评估。我仅从企业管理、人才成功的角度谈了自己学习该书的一点所得和体会,相信教学改革方面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在该书中得到的会更多更多。我想说的仍然仅仅是一句话,事业单位需要经营,刘彭芝校长就是这样的一位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经营人大附中这样的一个“事业单位”的“事业家”,她对事业的这种忘我的投入精神,我觉得正在深深地鼓励着我,值得我终生学习。

 

作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技术总顾问、国内知名人力资源专家、中国红黑档概念提出人、《第五层次开发》培训课程创立人,曾出版合著《当代中国人才问题》《人才资源学导论》;专著《成才艺术》《教子成材的智谋故事》等,发表人才学论文100多篇,1996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2003年度被《财智》杂志评为国内十大杰出管理培训师

(责任编辑:admin)
更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ROY196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8-02-27 09:02 最后登录:2008-02-27 09:0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版权所有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
Copyright (C) 2004 21hr.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的分辨率调至1024*768可正常浏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