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五层次开发》培训课程的听课特点1、学习本课程的关键是让自己的思路跟上培训师思路的发展。《第五层次开发》培训课程,是要改变人的思维状态、感知方式的心理类培训课程,因而,重要的不是记笔记,而是要在思维上努力与培训师的思维达到同步,这样就可以进入到培训师的思维状态,在思想上与培训师产生共振,这样才能达到超常规的培训效果。 2、不要忙于记笔记。许多人在听课的时候,都养成了自己的良好习惯,那就是记笔记。一般来说,课堂上善于记笔记的人,学习的效果都相对比较好,这尤其对某一门功课的考试来说更是如此。但《第五层次开发》培训课程,重要的不是记笔记,而是要达到与培训师思维上的同步,如果把时间花在记笔记上了,就有可能跟不上培训师思维发展的速度,这样就难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3、课程要完整地听,不要中途中断或者是不听前面,仅听后面。《第五层次开发》培训课程,其标准课程为三天,压缩课程为两天,应当说其内容是很紧凑的,并且前后之间是连贯的,不断地向深度引入的。它不像其他的一些培训课程,是由各个相互独立的课程模块所组成,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联度不高,这样的课程是可以从中间插入听,而不影响听课效果的。但《第五层次开发》培训课程是层次递增、逻辑结构很严密的培训课程,犹如一篇结构严格的文章,你仅看前面,或者是仅看后面,都难以真正领悟到文章的真谛,只有将全文读完,细加琢磨,才有可能领会全文。 4、培训人数应当在15人——35人之间。《第五层次开发》培训课程,要在培训的过程中,构成学员之间相互的心理震荡,如果培训人数太少或者太多,都难以达到培训的理想效果,其最佳人数应当为20人左右,最多人数不要超过35人,超过35人后培训的效果就可能会下降。 5、最好是同一层面的人集中在一起听课。所谓同一层面的人,有几个角度的理解,一是在企业内相同级别的人。比如都是高层经理;或者都是中层经理;或者都是基层主管;或者都是员工,一个组织内同一级别的人在一起,各种心理忌讳相对少一些,人们的心胸容易敞开,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也便于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二是同一种类的人。比如,都是企业内的技术研发人员;或者都是销售人员;或者都是管理类人员;或者都是下岗工人;或者都是女职工;或者都是新员工、或者都是下岗员工等等,这样按照员工的种类或者性别等进行区分,容易使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三是同一层面的人也指学历相同或者与经历相似的人。学历表明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同时影响个人接受知识的深度与速度。学历高的员工理解能力好,课程授课可以简明扼要一些,不需要举太多的案例去说明同一个问题;而学历层次比较低的人,需要培训师不断地举许多相同的案例去说明同一个问题,这就是学习速度与接受能力的不同。大专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可以勉强地合并在一起学习,但如果将高中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合并在一起听课;或者是将大专毕业生与硕士研究生合并在一起听课,就会给培训师的授课带来许多的难度。培训师授课时的“深浅快慢”问题就会引起学员的不满。这其实并非是培训师授课的问题,而是学员素质构成的问题。 6、给课程留下讨论的时间非常重要。成年人的学习是互动式的学习,在课程期间,给学员留下相互讨论的时间比让培训师多讲一些内容更加重要。现代的成人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对于成年人的学习来说,关键不是老师讲了多少内容,而是参训者最后接受了多少内容是最重要的。有不少企业,将三天培训课程压缩为两天的培训课程,还希望进一步压缩为一天甚至半天的培训课程,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一定是达不到本课程应有的培训效果的。比如,一个人感冒了,要吃感冒药。尽管你感冒药是吃对了,但也不是一粒感冒药就能将感冒治好的,要连续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感冒药,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一个有效的培训课程也是如此,最有效的培训课程都需要特定的时间进行课程的展开,没有课程的展开,那就只有概念与教条,自然就难以达到培训应当有的效果。 7、最好反复地多听几次,加强课程同化的效果。《第五层次开发》培训课程,并非是知识性的培训课程,你明白了东西不见得能形成感觉。感觉的形成需要对本培训课程进行不断的同化,才能将该课程的观念与原理,有效地写入到学员的头脑之中。仅通过一次培训课程往往难以达到对学员的真正的同化作用。有些企业单位在接受《第五层次开发》培训课程的培训之后,反馈回来这样的信息。刚参加了本培训的前一两个月,参训学员的干劲受到了激发,工作积极性与工作主动性有显著的提高,但在过了一两个月后,有些人就坚持不下了,其行为与精神面貌基本上回归到了原状;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够长期地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成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在接受本课程的培训之后,后续的“同化工作”没有相应跟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学员有机会多听几次这个课程,就能促使培训效果能更好地、可持续地发展。(《第五层次开发》培训课程创立人:黄亨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