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10-62530385 13301396967(微信同号) | 首页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a>

2003年国内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3)

时间:2008-03-15 02:54来源:浙江奉化中学 作者:竺辉 点击:
五、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有的学者建议,要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与对教师的要求及对他们的理解、关怀密切结合,从政策、管理

    五、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有的学者建议,要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与对教师的要求及对他们的理解、关怀密切结合,从政策、管理等各方而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氛围。并提出,现代教师不仅需要政治上的关心、物质上的关心,而且需要情感上的关怀、心理上的支持。具体在实践时,要为教师创设宽松和愉快的工作环境;社会和家长要给教师更多的理解与关怀;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劳动、努力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
    有学者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师自身发展方面、学校管理和社会系统方面提出了培养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包括:对报考师范的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测试以阻止心理不健康的人流入到教师队伍中;师范教育中应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准教师认识、悦纳自己和自我调整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培训机构要承担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任务。教师自身发展方面包括:教师对自我应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认识;要学会一些能获得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学校管理方面包括: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和场地;创设民主平等、团结温暖的学校心理环境;提高教师收入,为教师提供后勤服务保障;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设立心理辅导室,为教师开展心理辅导。社会体系方面包括:国家对教师职业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健全教师心理保健体系;社会舆论应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对教育的支持,视教育为多方位立体型的网络体系,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
    有的学者专门提出了教师自我心理健康的调适策略,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清醒自我意识、正确评价自我;充满自信乐观豁达,调适心理坐标期望值;乐于交往、融洽关系,要乐于奉献;学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等。也有的学者提出了教师心理保健的思路,包括:丰富想像力,增强预见性;运用绩效回顾,做好自我悦纳;做好心理迁移,减缓心理压力;培养直接兴趣,建设心理环境;创设团体学习,提高角色认同;强化心象诱导,主动自我调适。也有学者建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不仅是要继续加强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更为迫切的是对全体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理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与保健和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并提出了全员培训的“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模式。也有学者提出,学校在教师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安排教师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开展对教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在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同时,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福利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学校领导多理解各年龄阶段教师的不同需要,多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心理环境。

    六、讨论
    纵观2003年有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人们虽然研究的方法不同、研究对象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但关怀和研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有的学者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成因、危害以及对策;有的则提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的提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方法;有的侧重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也有的通过实证调查研究了不同教师结构的心理状况;也有的侧重于教师心理健康与某些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等等。总之,这些研究为我们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打开了思路。分析当前的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在大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实践的前提下,还需进一步思考与研究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和培养策略;二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三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问题;四是专题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五是如何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到教师管理过程之中,如何建立教师的心理档案,如何开展教师心理咨询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洪秀敏,姜勇.教师心理健康:关注与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61-64.
[2]周雪梅,俞国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类型、成因和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3,(3):51-54.
[3]吴思孝.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教育探索,2003,(5):82-84.
[4]刘  霄.论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教育探索,2003,(2):85-87.
[5]高亚兵.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2003,(2):70-74.
[6]潘孝富.初中教师心理健康与学校组织气氛的相关性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3):214-216.
[7]余欣欣.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教育探索,2003,(6):80-82.
[8]李维香.小议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育与职业,2003,(1):54-55.
[9]郭言坤.教师心理保健的思路与方法.教学与管理,2003,(2):13-14.
[10]戚瑞丰.一项关于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2):57-59.
[11]李娟,董锡军.教师心理健康偏失及自我调适的思考.山东教育,2003,(3):7-8.
[12]林志长.教师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健康维护.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1):87-89.
[13]吴兴红.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优化教育环境].云南教育,2003,(3):85.
[14]李文静.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教育探索,2003,(2):102.
[15] 孙铭钟.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对策.应用心理学,2003

(责任编辑:admin)
更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版权所有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
Copyright (C) 2004 21hr.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的分辨率调至1024*768可正常浏览本